.jpg)
治校理念
中州科技大學創校50年,在創辦人
整體而言,將以八大方向及執行策略,作為未來努力的目標:
方向一:提供教學品質保證,精化師資與資源整合
因應國家產業發展,提升教師教學品質,積極培育市場需求之技術人才,進行師資結構調整及精簡。
執行策略:
(一) 建立教師教學評鑑、輔導機制以及獎勵教學傑出的教師。
(二) 建立優良教學品質保證的評鑑機制,達到提升教學成效的目的。
(三) 鼓勵教師實務研究與創新課程,達到提升教師教學之實務創作的目的。
(四) 鼓勵教師產學研究,達到提升教師與產業交流的目的。
(五) 整合教學資源,引進產業資源協同教學的策略,達到提升教師實務教學能力的目的。
方向二:培育專業技術人才,兼備專業與人文素養
因應時代需求,適時調整系所及學程,理論與實務並重,培養具備人文素養之工程、管理、健康以及人文科學領域等高級技術與管理專業人才。
執行策略:
(一) 積極推動就業學程課程,增加學生職場競爭力,順利與職場接軌。
(二) 強化專業課程實際操作、增加實務經驗、增加校外實習課程,培養學生專業與核心能 力。
(三) 訂定學生學習門檻,確保學生培育品質,建構教學品保系統,落實教學目標。
(四) 豐富通識教育課程,落實生命教育內涵,讓學生瞭解自己的獨特性及價值,培養出職場志 趣及職業道德。
(五) 落實全人教育,加強學生課外活動的推動,提升學生職場的競爭力。
方向三:配合國家政策發展,推動產學與應用研究
配合國家綠能政策發展、國人健康休閒需求與整體企業資源走向,成立校級研究總中心推動產學合作。
執行策略:
(一) 強化校級研究中心,提供企業前瞻性技術研發或應用性研發成果及專業領域資訊平台,提升產
(二) 厚植研發能量,制定產官學研資源整合之規劃與策略,為學校及產業創造雙贏。
(三) 爭取增設國家級技能檢定,提升學生就業力與辦學競爭力。
(四) 加強產學互動,落實學生校外實習課程,拓展產學緊密結合之實務教學及人才培育模式。
方向四:發揮大學社會服務,推廣教育與業界合作
推動產業技術服務及人員在職訓練,提供各界進修及研究機會。
執行策略:
(一) 加強與產業界合作,推廣服務品質。
(二) 建立異業與同業夥伴關係,強化校際合作與整合,發揮資源互補。
(三) 拓展業界需求,朝向商業化與實用化,發展創新產品。
(四) 推廣教育課程多樣化,與企業界建立夥伴關係。
方向五:拓展國際學術合作,建構國際交流平台:
積極拓展國際與大陸學術交流合作,增進學術研究國際化,提高國際交換師生及外籍生就讀人數。
執行策略:
(一) 加強與國際技職類大學合作,並與國際知名大學合作,提昇國際知名度。
(二) 爭取舉辦國際學術交流與國際研討會,建構國際交流平台。
(三) 強化與國外姊妹學校進行師生及學術交流,提高國際交換師生人數。
(四) 推動有計畫性的海外招生計畫,吸引國際生就讀。
方向六:發揚技職教育精神, 打造學校發展特色
各學院以現有資源為基礎,配合國家產業政策,各學院發展特色如下:
工學院以產業核心技術為主的「模組化課程」,藉由教師與業界專家,將產業技術所需具備的知識與能力整合至課程之中,並透過「做中學」的教育方式,讓學生有系統地學習產品設計所需的知識,使學生在校所學即為產業所需的專業,達到「畢業即就業」的目標。
管理學院發展特色,定位包含五大方向:企業資源規劃、行銷流通、企業經營與觀光旅遊、文化與影視創意等,以培育服務業創新專業人才為目標。
健康學院發展特色,涵蓋健康促進、全齡照顧以及人文關懷等三大領域的健康產業為發展特色。培育健康產業相關人才,提昇在地產業的品質及競爭力,以達到卓越教學、穩健經營、產學合作及永續發展之目標。
執行策略:
(一) 推動課程學程化,建立專題製作教學特色。
(二) 強化學生職涯發展輔導,提昇學生就業競爭力。
(三) 建立教學特色,提昇教學品質。
(四) 強化研發,提昇研究能量,建構優質產學合作機制。
(五) 推動策略聯盟,整合現有師資、設備及技術,共同執行相關合作研究。
(六) 結合地方資源,拓展地方產業及就業需求,共創未來。
方向七:健全內部控制與稽核制度,提昇行政效能
透過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健全財務規劃、提昇行政效能,達到校園永續發展。
執行策略:
(一) 建立各單位明確的職責分工,內部管控稽核小組,落實政策執行,發揮團隊力量。
(二) 秘書室成立稽核組,落實內部稽核工作,提昇各項施政的執行能力
(三) 因應少子化趨勢,訂定開拓生源計畫,健全財務規劃,以校園永續經營為目標。
方向八:建構具藝術氣息之溫馨校園
建構完善溫馨校園生活軟硬體設備,提升校園生活品質。
執行策略:
(一) 建立師生「以校為家」歸屬感與信心,充實學生學習活動空間及打造提升「境教」所需的校園
(二) 積極推動有品運動,培養學生具備品德、品質和品味的校園生活。
(三) 規劃通識課程連結社區人文資源,拓展學生對人文素養的養成。
教育百年大計,優質的專業人力,需要透過課程理論、實務操作、職場體驗實習及全人教育,持之以恆的用心灌溉養成。中州從工專、工商專、技術學院一路成長,達成改名科技大學,社會所賦予的責任更重,需要全體教職員積極投入熱忱服務,讓中州更成長與茁壯。最後以校訓「精、公、誠、毅」之精神,期勉大家任重而道遠、共同開創中州新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