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人的生活與知識水準日漸提高,預防醫學的觀念逐漸興起,人們不再被動的生病就醫,而是希望能更主動積極的維護健康,因此,「保健食品」便在這種需求下應運而生。愈來愈多的科學證據顯示,許多食物中的特定成份,若能提高攝取,將具有強健生理、增進健康的作用。近年來,食品科技技術精進,如何產製具保健功效的保健食品或是如何從食物中取得關鍵的機能因子,了解其構造及作用機轉,並且訓練相關的專業的人才,成為重要的課題之一。
根據我國行政院生物技術SRB會議決議,為使台灣成為廿一世紀生物科技島及中草藥科技島,宜積極進行中草藥的研究,並達成中草藥科學化與國際化的目標。台灣五葉松在傳統上可作為一種具有降血壓功能的飲料,許多證據顯示應有相大的潛力發展為具有降低血脂功能的保健食品。此外,當前國內、外正值經濟不景氣,農產廢棄物的再利用,可提升農產附加價值,而且能創造相當可觀的經濟利益。食藥用菇不論是在一般的食用上、養生保健上或是醫藥上的使用,一直都有極佳的功效,但如何從食藥用菇廢棄物中開發產製具保健功效的食品是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柑橘水果亦為台灣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其每年丟棄的果皮數量相當可觀,如何再利用、增加其附加價值亦是重要的課題。因此,本計畫擬定三個子計畫分別以台灣五葉松、生鮮菇類廢棄物及柑橘(金桔、檸檬、柳橙)果皮中產製保健食品或具保健功效產品,並且透過科學性的分析取得指標性的成份,經過製程標準化的研究,達到量產的目的,所產製的保健食品再經過詳盡的保健功效評估、成份分析等,期望能達到技術轉移,並配合產品的包裝設計、經濟分析與市場行銷,以創造經濟利益的最終目標。此外,超臨界流體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CFE)是一種新興的食品成份萃取技術,本計畫亦希望探討如何運用本項技術來產製高純度的保健產品。
![]() 本計畫主要在於建立兩個核心特色實驗室,即「超臨界流體萃取實驗室」及「食品成份分析實驗室」。所須的儀器設備,將配合三個子計畫的執行分年採購,建立具特色之核心實驗室。該實驗室的建立未來將可配合食品科學概論、食品檢驗分析、保健食品特論、食品加工、專題製作及保健食品研發等課程,並可有效建立本校與相關產業界合作的管道,促使產業界與學生間建立長期建教合作模式,增加學生在學時的業界實務經驗。
![]() (一)子計畫一: 第一年首先建立台灣五葉松針保健食品的產製。目前雖有許多文獻證實台灣五葉松針具有明顯的降血脂功效,但是目前尚未有研究確切指出其降血脂的指標性成份為何,因此本計畫之執行重點之一,乃為確立台灣五葉松針萃取液中之降血脂有效成分,並建立以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台灣五葉松針有效成分的標準化方法。 (二)子計畫二: 第一年計畫先以香菇柄、杏鮑菇基部、金針菇柄和洋菇柄,或其外型不具賣相的的生鮮菇類等下腳廢棄物開發成保健食品,並結合奈米技術以提高其活性物質(多醣體、腺苷、麥角硫因、麥角固醇)的釋放和吸收,從中開發出保健食品膠囊。 (三)子計畫三: 第一年將探討柑橘皮中精油之超臨界流體萃取條件,並完成精油中指標性成份的分析,產製精油產品。利用管柱層析法萃分離柑橘皮萃取物中的類黃酮,並且完成類黃酮的成份分析,以及膠囊產品的製作。萃取後之柑橘皮廢棄物,則經磨粉、萃取性膳食纖維、乾燥等程序,並以膠囊裝填,製作纖維質產品。
![]() 本校開設許多與保健食品產製相關的課程,包括:食品科學概論、食品加工、儀器分析、生物統計、保健食品概論、保健食品特論、發酵學、食品分析化學、食品檢驗分析等課程,本計畫的執行過程和成果,可以充分融入課程,強化課程的規劃,增進同學的實務經驗,學習保健食品產製、有效成份分析、功效評估、安全評估等知能,成為專業的保健食品研發人才。
邀集各界產、官、學、研參與,除發表三個子計畫的研究成果、產製的成品發展外,也將邀集產業界參與展演共襄盛舉,同時聘請各領域專家蒞校演講,相互交 流,以提升學校師、生相關的知識與技能,並讓產業界了解當前產業發展的現況和日後的展望技術。
|